7月3日,話題“感染幽門螺桿菌或誘發(fā)胃癌”沖上微博熱搜第一,一并熱搜的還有“江蘇啟動幽門螺桿菌篩查項目”,引發(fā)網友關注,據(jù)統(tǒng)計,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。
幽門螺桿菌已經嚴重威脅人們健康,并且已有官方組織對幽門螺桿菌的篩查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,那大家對幽門螺桿菌又有多了解呢?中國新聞網微博發(fā)布了話題投票,從投票中可以看出,超五成網友沒有查過幽門螺桿菌,或是查出了沒有重視,可見網友們對幽門螺桿菌的了解還是不多。
對于幽門螺桿菌,大家需要了解哪些呢,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:幽門螺桿菌的基本信息?傳播途徑是怎樣的?都有哪些檢查手段?感染后都有什么癥狀?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誘發(fā)胃癌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?治療手段有哪些,有沒有副作用?下面請大家隨著小編來深入了解下幽門螺桿菌,希望對您及家人的健康有所幫助!
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
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、多鞭毛、微厭氧、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,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。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:口-口傳播(公共餐具、水杯),胃-口傳播(胃里反流到口腔),糞-口傳播(隨大便排出)。傳播形式:進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,聚餐傳播,接吻傳播,母嬰傳播,家庭成員之間最容易相互傳染,全調查感染率都在50%以上,一般如果母親已感染的話,子女的感染率可能會增加40%。
江蘇啟動幽門螺桿菌篩查項目即出于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傳染的問題,為了提高幽門螺桿菌早診早治率,7月2日起由江蘇省人民醫(yī)院牽頭組織,南京、常州等地的9家基層醫(yī)療機構參與,動員各區(qū)域內的50個家庭,2個以上、生活在一起超過5年的家庭成員,免費到醫(yī)院做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。
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手段
2) 非侵入式檢查
a) 碳13、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:13C/14C-尿素呼氣試驗操作快速、無創(chuàng),檢測陽性可確認幽門螺桿菌現(xiàn)癥感染,是近年來最受人們歡迎的一種檢測方法。其中13C檢查不具有放射性,對人體及環(huán)境均無任何危害,適用人群范圍更廣。
b) 抗體測定法:檢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體,但該方法假陰性和假陽性較高。
c) 抗原測定法:檢查糞便中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抗原。
幽門螺桿菌感染后的癥狀
人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后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病菌會長期潛伏在胃內,但感染者渾然不覺,無任何癥狀,有些患者會出現(xiàn)胃部不適癥狀,如:上腹部不適、隱痛,腹脹、噯氣,反酸、燒心、惡心、嘔吐、口腔異味等,病程緩慢,但是容易反復發(fā)作。
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手段及其副作用
1) 四聯(lián)療法
四聯(lián)療法是指兩種抗生素加上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和鉍劑,患者服用10或者14天。在選用抗生物之前要先調查患者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以及過敏史,為不影響療效、避免細菌產生耐藥性,治療過程中不能私自停藥,出現(xiàn)不適感要及時和醫(yī)生溝通。若治療失敗,再次治療至少間隔2~3個月,抗生素也需進行替換。
雖然四聯(lián)療法是通用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方法,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: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約30%、存在約30%的治療失敗幾率、患者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增加,治療方案復雜,患者依從性差等,以及抗生素、質子泵抑制劑和鉍劑帶來的過敏、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,所以急需一種高效,無副作用的安全療法。
2) 巖藻多糖生物粘附療法
巖藻多糖(Fucoidan),又名褐藻糖膠,提取自褐藻,海藻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同源的健康食品。
近年來隨著海洋活性物質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(fā)現(xiàn)巖藻多糖對幽門螺桿菌具有獨特的抑制作用。具有硫酸基和巖藻糖的巖藻多糖具有很強的結合幽門螺桿菌,抑制幽門螺桿菌與胃黏膜上皮細胞黏附的作用;其作用機制是幽門螺桿菌表面含有巖藻多糖結合蛋白,可以特異性地與巖藻多糖結合,從而抑制幽門螺桿菌與胃黏膜上皮細胞的黏附,從而通過巖藻多糖排出體外,達到清除幽門螺桿菌的目的。另外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巖藻多糖對胃黏膜損傷具有很好地保護和修復作用,兼具清除幽門螺桿菌和養(yǎng)胃護胃的功效,同時巖藻多糖來源于海洋褐藻,天然提取,安全無副作用,使用更安心。
明月海藻集團專注海藻活性物質研究多年,在多年研究結果以及研發(fā)專利的基礎上,以巖藻多糖為主要原料,復配多種益胃草本精華協(xié)同增效,開發(fā)出以了款清幽樂巖藻多糖復合液植物飲品,尤其適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及有養(yǎng)胃護胃需求人群。
魯公網安備 37021102001208號
a> Copyright ©2019 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團 版權所有